
我們知道了底質與水質和養殖動物得病的關係了,我們需要了解底質惡化的原因才能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
一、池塘底質惡化的原因:
1、清塘不徹底,曬塘時間過短,清塘所使用的藥物不當以及清塘所造成的過多藥物殘留等。
2、在養殖期間,有機質殘留過多,底部缺氧,是底質惡化的最主要因素。殘餌、糞便、生物屍體等有機質殘留,使得生物耗氧和化學耗氧劇增,水體底部溶氧無法滿足耗氧量,從而造成池塘底質缺氧,厭氧菌大量繁殖,分解底部有機質而產生大量有毒中間產物,如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甲烷、有機酸等有害物質。這些有毒物對水產動物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同時又會造成致病菌大量繁殖,缺氧浮頭等。
3、大量頻繁使用化學消毒劑、農藥殺蟲劑、殺藻劑等,從而破壞水體及底質自淨能力。
二、底質惡化的表現:
1、底泥發滑,發黑,發臭。
2、池塘下風口有較多黃色泡沫或黑色泡沫,池塘中不同區域的水色不一樣,上下左右水色分層分區。
3、增氧機開啟之後,老遠就能聞到臭味,死藻類是腥臭,底部有機質是惡臭。
4、檢測水指標時,亞硝酸鹽,氨氮經常超標。
5、養殖池角泡沫發黃、漂浮物發黑、池水分層及水色不一致。
6、清晨在陽光的照射下池底冒氣泡或有煙霧上升。
7、池邊小野雜魚增多,飼料台野雜魚變少。
8、養殖池麵出現水華,水變濃稠,風吹過水麵隻出現細密的水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