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山藥
薯蕷通稱山藥,是薯蕷科薯蕷屬的一種植物,四大懷藥(懷山藥、懷牛膝、懷地黃、懷菊花)之一,古懷慶府(今河南省焦作市境內)所產道地,在河北等地又被稱為麻山藥。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常帶紫色,塊根圓柱形,葉子對生,卵形或橢圓形,花乳白色,雌雄異株。塊根含澱粉和蛋白質,可以食用。隨著我國市場需求增加和山藥的發展,如藥用、食用、食品加工等方麵提出不同的要求,山藥的食用和藥用品種開始出現分化。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食補、食療等養生文化日趨流行,很多地方開始實行規模化的種植,給山藥的傳統消費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懷地黃
懷地黃素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為傳統中藥之一,依照炮製方法在藥材上分為鮮地黃、幹地黃與熟地黃,同時其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熟地黃則為補益藥。此外,地黃初夏開花,花大數朵,淡紅紫色,具有較好的觀賞性。
懷地黃因其品質好,藥用療效顯著,也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懷藥之一,作為高級滋補品和贈品譽滿全球,暢銷世界各地。隨著CAP栽培技術標準操作規程的建立,國家產業的扶持和當地政府的支持,懷地黃的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山茱萸
山茱萸別稱山萸肉、山芋肉、山於肉等,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成熟果實為中藥,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果實稱“萸肉”,俗名棗皮,供藥用,味酸澀,性微溫,為收斂性強壯藥,有補肝腎止汗的功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山茱萸為原料的綠色保健食品開發,產品無毒副作用及綠色無汙染,被人們逐漸認識和喜愛。可加工成飲料、果醬、蜜餞及罐頭等多種食品。山茱萸先開花後萌葉,秋季紅果累累,緋紅欲滴,豔麗悅目,為秋冬季觀果佳品,應用於園林綠化很受歡迎,可在庭園、花壇內單植或片植,景觀效果十分美麗。盆栽觀果可達3個月之久,在花卉市場十分暢銷。
茯苓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幹燥菌核,多於7~9月采挖,挖出後除去泥沙,堆置“發汗”後,攤開晾至表麵幹燥,再“發汗”,反複數次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後,陰幹,稱為“茯苓個”,或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製,陰幹,分別稱為“茯苓塊”和“茯苓片”。
茯苓屬木腐真菌,是由茯苓菌絲體在適宜的條件下寄生於已死鬆木上形成的營養貯藏器官和休眠器官即菌核,俗稱鬆茯苓,鬆茯苓自古就被譽為“中藥八珍”之一,廣泛用於醫藥和保健領域,是一直備受推崇的延壽珍品。很多地方都進行人工種植茯苓,但是仍然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牛膝
牛膝別名牛磕膝,莧科牛膝屬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根圓柱形,莖有棱角或四方形,綠色或帶紫色,有白色貼生或開展柔毛,或近無毛,分枝對生。葉片橢圓形或橢圓披針形,少數倒披針形,基部楔形或寬楔形,兩麵有貼生或開展柔毛。胞果矩圓形,黃褐色,光滑。種子矩圓形,黃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根入藥,生用,活血通經。
牛膝根入藥,生用活血通經,治產後腹痛、月經不調、閉經、鼻衄、虛火牙痛、腳氣水腫。熟用補肝腎、強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腎虧虛、跌打瘀痛。獸醫用作治牛軟腳症、跌傷斷骨等。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前景廣闊。
以上就是河南最掙錢的幾種藥材了,不過大家種植還是要因地製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