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繁殖方式和栽培管理方法介紹

來源:發財農業網時間:2023-07-03 18:00:36編輯:Seiyanes 當前位置:發財農業網 > 花卉大全 > 玫瑰花 > 手機閱讀

玫瑰的繁殖主要采用嫁接繁殖,通常是在3月中旬或7月上中旬―9月中旬的生長季節進行

 
玫瑰的繁殖方式和栽培管理方法介紹
 
玫瑰的繁殖主要采用嫁接繁殖。
 
通常是在3月中旬或7月上中旬―9月中旬的生長季節進行,嫁接時在砧木上先做垂直切口,然後做水平切口,形成t字形,再在接穗上切取盾形芽片插入切口然後捆綁定位,待接穗成活後剪除切口以上部分。3―5個月後即可成苗。
 
除嫁接繁殖外,還可用扡插進行繁殖,但扡插苗根係不旺,壽命較短。
 
玫瑰的繁殖方式和栽培管理方法介紹
 

其栽培管理技術如下:

 
利用土坡或平壩建立成片玫瑰專用園。但不論山區、平壩,切忌在粘重積水地上栽植。定植前進行用50%多菌靈和48%毒死蜱土壤,多次深翻,均勻殺地下害蟲。然後施入農家肥,進行耕翻。畦麵寬100厘米—200厘米整成高畦,畦高50―60厘米。
  
栽植大行距寬1.5米單壟或2.5米寬雙壟,單壟株距20厘米,雙壟株距30厘米,小行距1.0米。挖好栽植坑,放入苗木,填土踏實並澆水即可;施肥可分2次進行,第一次在秋末,結合深翻每畝施入3000公斤農家肥;第二次在花後,結合鬆土每畝施入25公斤高濃度複合肥。
 
玫瑰萌生力強,如不及時修剪,常因株叢鬱閉造成枝條生長瘦弱枯死;修剪時應根據株齡、生長狀況、肥水及管理條件進行,采取以疏剪為主,短截為輔的原則,達到株老枝不老,枝多不密,通風透光;五年以上的老枝應及時疏除,以扶持新枝生長。對於生長衰弱基本失去開花能力的玫瑰,可以重剪,促生新枝。
 

玫瑰的主要病害:

 
有鏽病、白粉病、褐斑病;防治鏽病可摘除病芽深埋;在鏽病、白粉病、褐斑病發病前和發病期每半個月噴灑1次粉鏽寧、退菌特或百菌清,對防止病害侵染蔓延有良好效果。
 

玫瑰的主要害蟲:

 
有金龜子、大袋蛾、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天牛等。金龜子、大袋蛾主要危害玫瑰嫩梢和葉片,在發生期問可噴灑氯氰菊酯、敵殺死;紅蜘蛛、蚜蟲、蚧殼蟲主要吸食玫瑰汁液,造成生長衰弱,可噴灑阿維菌素、吡蟲啉、農地樂等殺蟲劑進行防治;天牛是毀滅性害蟲,應捕殺其成蟲並其吸取營養的蜜源植物,以抑製其發生。

玫瑰花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