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農科院召開新品種蔬菜現場觀摩會 爲上海地區淡季蔬菜供應保駕護航

-6小時前發布

6條回答
山林清幽
1樓 · 15小時前.采納回答
上海素有“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的俗語,綠葉菜在上海農產品消費市場佔據重要地位。爲了做好“夏淡”地產蔬菜保供工作、推廣蔬菜新優品種,8月31日,上海市科技興農技術創新項目《上海地區“雙淡”保供蔬菜新優品種選育與示範推廣》項目“夏淡”保供蔬菜新品種現場觀摩會在寶山召開。
芳菲悠然
2樓-- · 13小時前
“我們基地在臺風來臨前搶種和颱風過後均補種了一批新品種蔬菜。基地受到內澇影響,颱風前搶種的品種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水淹,並經歷多次短時暴雨以及高溫極端天氣,但從目前生產情況來看,大部分品種經受住了極端氣候的考驗。”基地負責人表示,在項目組專家團隊的指導下,基地通過及時排水、遮陽網覆蓋,綠 {MOD}防控等措施保證了災後夏季葉菜的正常生長。
踏浪翩躚
3樓-- · 16小時前
據介紹,該項目由上海市農科院、上海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上海師範大學、上海申耕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瑞奇種業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自項目啓動以來,項目組針對上海地區蔬菜生產“雙淡”季的市場、市民需求,開展了以綠葉菜(青菜、生菜、菠菜、莧菜和芹菜)爲主,耐寒綠 {MOD}鬆花菜和耐熱、耐低溫弱光黃瓜、耐熱苦瓜爲輔的蔬菜新種質的創製,以選育出適宜上海地區氣候條件、消費習慣,耐熱耐溼、耐寒、耐抽薹的品質優良的蔬菜新品種及配套最新栽培技術,來滿足市民對“雙淡”期間的蔬菜,尤其是葉菜類蔬菜的基本生活需求,豐富“雙淡”期間蔬菜品種,提高蔬菜供應量。項目組共引進和收集種質資源213份,分別進行了綜合農藝性狀、抗病、抗逆性的評價,並就此選育了一係列優質的蔬菜品種,在上海蔬菜保護區(鎮)示範基地及涉農區縣示範推廣。目前,全市推廣麵積達到6000畝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