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裏飛出幸福的歌——白山市轉型升級生態效益型特 {MOD}農業側記

6小時前發布

27條回答
星空漫步者
1樓 · 2小時前.采納回答
紅豔豔的草莓、白生生的貝母、藍盈盈的藍莓、一串串的葡萄、胖嘟嘟的人蔘……
寧靜致遠
2樓-- · 13小時前
提升農業土壤質量,實現綠 {MOD}高質量發展。以創建國家級農業綠 {MOD}發展先行區爲引領,堅持減量與增效並重、生產與生態統籌、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結合,開展“三提升一示範”,打造農藥化肥使用無殘留、無超標,農業土壤無汙染的生態高地。通過引導種植業結構調整,實施農藥、化肥減量行動,全市農藥、化肥實現三年遞減,遠遠低於全省平均用量。
執手天長地久
3樓-- · 17小時前
規劃六大產業體係,標準化、集約化水平顯著提升。該市科學規劃了以人蔘爲主的中藥材,以黑木耳爲主的食用菌,以藍莓、大榛子爲主的特 {MOD}漿果堅果,以刺五加、山野菜爲主的特 {MOD}山珍,以林蛙、蜜蜂爲主的特 {MOD}牧業,以特 {MOD}村寨、觀賞採摘爲主的休閑農業六大產業體係。先後打造撫鬆人蔘、靖宇平貝母、渾江五味子等6個百公頃以上中藥材種植基地,培育了臨江黑鬆村、長白金華村等6個“一村一品”專業村。全市現有特 {MOD}產業標準化基地30個,總麵積達6萬畝。人蔘GAP標準化種植小區達到40個,水參年均產量達到1.2萬噸。人蔘種植麵積和產量分別佔全省的30%和40%,人蔘出口量佔全國的51%,銷售鮮參佔全省人蔘銷量的60%以上,年出口成品參佔全國出口量70%以上。全市寒地藍莓、優質黑木耳、林蛙油總量分別達到4.3萬噸、3363萬袋、1.6萬公斤,分別佔全省的60%、10%、45%以上。
煙雨江南
4樓-- · 13小時前
簽約、兜底、服務,進一步調整種植業結構。白山市採取“三保三帶”方式,全市特 {MOD}種植麵積達到45萬畝,糧、經、菜比例由8:1:1調整到5:4:1,高效作物佔有率和農作物優質品率分別達到60%以上。
靜夜思念
5樓-- · 4小時前
全麵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完善了市農檢中心建設,先後完成了以人蔘、食用菌爲主的國家級實驗室雙認證。全力做好畜禽養殖場安全生產、畜禽屠宰加工企業安全生產、獸醫實驗室安全等防範工作,保證不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繁華盡落
6樓-- · 1小時前
白山市深入踐行“兩山”理論,把發展和培育生態效益型特 {MOD}農業作爲綠 {MOD}轉型發展的“金鑰匙”,將本地獨具特 {MOD}的生態和資源優勢轉化爲產業優勢。特 {MOD}產業多點開花,今年上半年,全市特 {MOD}產業產值達79.5億元,佔農業總產值的75%。
舞動永恒
7樓-- · 3小時前
距離白山市江源區城牆街道愛林村委會不遠,路邊一大片油葵迎風而立,朵朵葵花向陽,綻開金黃的笑臉。“這片是60多畝,那邊50多畝種的是大豆和白菜,去年也種的油葵。”村黨支部書記薑金成說出一個祕密,油葵和大豆下麵套種的是貝母,明年就能收了。種油葵和大豆是“以短養長”,貝母要三年才能成熟,套種油葵和大豆就能把人工成本收回來了。

一周熱門更多>

    相關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