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花之稱的
芍藥花種殖小技巧,看一遍就會
芍藥,毛茛科芍藥屬,別名將離,還有很多美譽,比如“花仙”、“花中丞相”、“五月花神”,還是七夕佳節的代標花卉。芍藥花瓣是倒卵形,每朵花的花瓣可多達上百片。

在種植芍藥花前,要選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處,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城土。在鹽堿較重的地段種植,需要換土;在地勢較低處種植,要築高台,應有充足的清潔的灌概水源。芍藥忌連作。
如果是當年采收的種子,需要及時播種,通常在8月下旬或9月年下旬播種,最晚不能超過9月,否則很難生根。若播種的較晚,次年春天的發芽率會大大降低,及時出苗,因為幼苗根係並不發達,很難抵抗春旱,容易死亡。
芍藥根塊拿出來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讓芍藥根塊自然降溫,運輸途中包裹內的溫度有可能比較高,所以一定不要長時間悶著芍藥。準備一個容器,配置好惡黴靈500倍液或多菌靈800倍溶液,再加入一袋生根粉,充分攪拌至完全溶解,這是用來浸泡芍藥根塊,殺菌促根的。浸泡20分鍾後,要把芍藥根塊拿出來,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晾幹。這裏需要注意,不要撈出來直接種,要先晾幹水分之後,再進行栽種。
養芍藥,尤其用前麵兩種方法,特別簡單就能種一盆漂亮大氣的芍藥花,平時養芍藥,隻需要底肥下足,下一些腐熟的餅肥或者雞糞肥,保持充足的光照,芍藥開花特別多,一朵朵又大又好看。芍藥開花前,側蕾出現之後,應及時將多餘的花蕾摘除,這樣可以集中養分,促使頂蕾花大花美。花謝之後,若不打算收集種子,直接將花梗剪掉,以免結籽消耗養分。
追肥也要適當的控製,通常每年追肥三次,第一次在春季,新梢迅速抽出之時,另外兩次在葉及花蕾正伸展時,以施速效肥為主,也叫促花肥。芍藥性喜地勢高敞,較為幹燥的環境,不需經常灌溉。芍藥因為是肉質根,特別不耐水澇,積水6~10小時,常導致爛根,低濕地區不宜作為我國的芍藥產區,每次水災,對芍藥幾乎都是毀滅性的,隻有在高敞處,未被水淹的芍藥留了下來。
芍藥花種植出來後,除了可以用來觀賞之外,同時還具有一定藥用價值。據中醫研究,芍藥花根莖中的汁水,是可以入藥的,它就可以緩解痛風,還能起到鎮痛的作用。
芍藥花的作用
1、芍藥的主要功效之一就是養血,最著名的有補血第一方“四物湯”——川芎、當歸、熟地、白芍,不僅補血,而且活血,是治療婦科病的常用方。
2、芍藥在臨床上,痙攣性腹痛、胃痛,女性痛經、乳房脹痛、乳頭疼痛等,都可以用芍藥甘草湯來治療。
3、芍藥花除了養肝護肝之外,還能散鬱祛瘀,對於胸脅脹悶、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等症狀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