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鱘離開水之後能活5-10小時左右,中華鱘是大型溯河的魚類,壽命較長,最長可活到40歲,中華鱘體積較大,可長到五米,頭尾兩端尖細,表皮粗糙,中華鱘是雜食性底棲息魚類,主要以蝦蟹、魚類、水生軟體動物等動物性食物為主,繁殖方式是交配產卵。
離開水之後中華鱘能活多長時間
中華鱘離開水之後能活5-10小時左右,中華鱘是大型溯河的魚類,壽命較長,最長可活到40歲,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遊和近海區域,但由於被過度捕撈,現在被評為了極度瀕危物種,禁止私自捕撈並建立了保護區。
中華鱘的形態特征
中華鱘體積較大,可長到五米,頭尾兩端尖細,腹部較為平直,表皮粗糙,通常側骨板上是青灰、灰褐或灰黃色,側骨板以下過渡為黃白色,頭部是三角形,有兩對魚須,假鰓發達。
中華鱘的生活習性
中華鱘是底棲息魚類,是雜食性魚類,主要蝦蟹、魚類、水生軟體動物等動物性食物為主,幼魚階段也會以植物碎屑為食,進江後需要停滯一年,第二年的十月份需要上溯至江河上遊水江段,在洄遊期間不攝食。
中華鱘如何繁殖
中華鱘通過交配產卵繁殖,屬於一次性排卵類型,雌魚和雄魚性腺成熟後就可以交配,在9-11月份需要到長江上遊地產卵,水溫在18-25度之間,成熟卵是綠褐色的橢圓形,在水溫18度左右經過130個小時左右,就能孵出仔魚。